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四川德阳罗江:“三变”“一辅助” 助推残疾人就业

发布时间: 2023-10-04 作者: 行业资讯

  近年来,四川德阳市罗江区从始至终坚持把残疾人就业工作融入全区乡村振兴发展大局,着力破解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难和抵御农产品“产、供、销”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立足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优质资源,依托蟠龙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下称“蟠龙农联”)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平台,以产业振兴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致富。

  《华夏时报》记者从德阳市罗江区残联了解到,目前,全区就业年龄段的2900多名农村残疾人中有1060名残疾人已通过种养殖特色农产品、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辅助性就业机构务工等方式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38%。

  首先就是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残疾人变股东。运用现代产权制度,对于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鼓励加入蟠龙农联成为社员,将土地以资产形式入股农联,农联以平均每亩500元的收益给予残疾人。残疾人将第一年的土地流转资金入股为股本金,以“资金变股本、社员变股东”的方式,实行“股权 +交易”的分红机制,按照股本金数量向股东每年不低于8%的利润进行分红,同时按农产品交易额向股东每年农产品不低于2%进行二次返利。

  其次是产业规模化发展,残疾人变产业工人。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蟠龙农联自成立以来,逐步建立1500亩绿色水稻基地、1000亩蔬菜基地和18000亩青花椒基地,核心服务区域辐射至白马关镇、万安镇、鄢家镇,在水稻、青花椒、蔬菜种植季和收获季时,可提供大量灵活稳定的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

  近年来,每年季节性灵活安排360人/次残疾人在生产基地从事青花椒采摘、烘干等农产品初加工工作,帮助残疾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为稳定农产品品质,蟠龙农联成立技物部门,为社员提供种植、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物资和种植管理技术指导,技物部门通过系列技术培养和训练指导,让残疾人成为专业种植技术人员,负责销售农资产品、后续下生产基地指导农业生产等工作。目前共吸纳4名残疾人在技物部门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

  第三是全产业链配套服务,残疾人变大户。蟠龙农联在运营过程中,以“农联+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紧扣主导产业加强全产业链服务,围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做服务。

  具体而言,产前,通过订单农业签约的方式,解决种什么的问题,并提供种苗。产中,通过农业“技术到家,资金互助”的方式,免费为社员提供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和农业生产资料资金扶持,解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和资金问题,稳定种植品质,提升种植信心。产后,通过积极开拓市场,有效解决社员对接大市场的瓶颈,同时去掉农产品流通中间化,并充分的发挥规模溢价能力,有效解决农产品难卖价低的问题。在蟠龙农联学到种植管理技术,获得生产物资支持,解决销售后顾之忧后,有创业意愿种植青花椒的残疾人社员逐渐扩大种植培养面积,从种植散户变成种植大户,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目前,共有59户残疾人种植大户种植青花椒630余亩,户均年增收4万余元。

  为帮助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无法到企业务工的精神、智力三四级残疾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及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就近就地就业,2022年,罗江区残联在蟠龙农联的基础上扶持建立了1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在蟠龙农联的集配中心修建300m²的无障碍加工车间,并促成辅助性就业机构承接经开区包装制品企业的箱体内卡、纸袋折叠加工、冰淇淋盒盖安装等手工品加工项目,确保在辅助性就业机构就业的残疾人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目前辅助性就业机构已吸纳3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月收入为800元—1500元。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近日德阳市罗江区残联组织了170名农村困难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本次培训采取课堂教学+实地参观的方式,培训内容涉及青花椒、柑橘、无花果等种植和管理技术,生猪、鲈鱼、稻虾等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技巧等。

  “本次培训通过实地参观,让残疾人走出家门去学习更好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据罗江区残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旨在帮助农村残疾人掌握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生产所需的专业实用技术,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就业增收能力。

  该负责人指出,未来将持续跟踪残疾人培训后发展生产的情况,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指导,确保残疾人学以致用,真正的完成就业增收。